现在时间:

返回主站



创新文化

山东省宣传思想工作综述:为新时代强省建设凝魂聚力

发布日期:2018-11-30 13:46:35信息来源:大众日报

齐鲁大地,主旋律响亮,正能量强劲。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山东宣传思想战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持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主流舆论不断巩固壮大,思想道德建设富有成效,文化改革创新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提供了有力思想舆论保证和精神文化动力。

  高扬旗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省委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效紧紧抓在手上。省委书记刘家义作为全省“第一宣讲人”,把意识形态工作融入调查研究、工作部署、督导落实,入高校、社区、农村,进礼堂、讲堂、厅堂,到街头、村头、田头,深入浅出宣讲,与干部群众面对面交心交流。省委各位常委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带头宣讲。

  聚焦聚力学懂弄通做实,让科学理论切实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省委常委会带头,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示范作用,深化理论学习。今年以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15次,推荐学习书目4期24种。8月22日至28日,举办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副省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各市、省直部门单位负责同志、部分企业、高校负责人参加。这是多年来规模最大、集中时间最长的一次。

  着眼于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特别是情感认同,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在全省连年开展百姓宣讲团巡回宣讲活动,打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仅今年全省各级宣讲就有4000余场。

  为加强对全省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省委将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充实调整为省委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由刘家义同志任组长。11月14日,省委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切实把“两个维护”体现在时时刻刻,无论是理论武装、新闻舆论、精神文明、思想道德,还是文学艺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各项工作、各个领域都要把“两个维护”植根于思想之中、融入在血脉里、体现在具体行动上。

  从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专家学者巡回讲,到百姓宣讲员广泛讲,山东形成了遍布城乡、企事业单位的宣讲“立体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共发行近400万册,干部群众学习热情高涨。成立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推出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创新媒体理论宣传模式,“理论之光”等重点理论栏目点击量节节攀升,电视理论节目《理响中国》、广播理论栏目《宣讲时间》热播,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的理论宣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场 

  山东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必须担负起的战略任务,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不断巩固壮大。

  山东主流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度参与,主动作为,以一篇篇聚民心、鼓实劲、促工作、展形象的报道,推动实际工作、推动实践发展。今年以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盛事,围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海洋强省建设、打好三大攻坚战、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等重大部署,进行全媒体、立体化宣传报道,形成正面舆论强大声势。聚焦改革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大众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等开展舆论监督,刊发上百篇舆论监督性稿件,引发全国关注,获得中宣部肯定。

  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山东省研究制订《山东省新媒体大平台组建方案》,省主要媒体加快“中央厨房”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开始试点。大众日报推进报端微一体化,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推出的重点报道转化及原创新媒体产品总浏览量突破2亿人次。

  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坚持公开透明,把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说清楚、讲明白。面对突发舆情事件,勇于担责,主动发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省级新闻发布会场次逐年增多,2018年至今达到创纪录的114场,比去年同期多22场。

  点点鼠标,网上正能量同样扑面而来。山东网上正面宣传有声有色,聚焦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持续组织开展网上主题宣传、经济民生成就宣传和形势政策解读,组织开展“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活动。网络空间日渐清朗,网络依法管理坚决有力,山东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坚定文化自信,在文化繁荣兴盛进程中当好排头兵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立足文化资源丰厚优势,自觉承担起“兴文化”的使命任务,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齐鲁大地落地生根。

  山东依托沂蒙根据地、胶东革命根据地丰厚的红色资源,打造党性教育基地。“沂蒙新红嫂”朱呈镕、最美拥军人物于爱梅、企业家楷模赵志全、扶贫攻坚“沂蒙六姐妹”……新时代沂蒙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不断涌现,不断丰富着沂蒙精神的时代内涵。

  围绕“两创”,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在全省推开。评选出2018年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26个,挖潜泰山文化、大运河文化、海疆文化等文化资源。“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规划、“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规划齐头并进。

  11月23日、25日,山东相继举办“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沂蒙精神与新时代党群关系理论研讨会、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研讨会。山东用紧跟总书记脚步的实践,证明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

  山东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基层道德品德创建。今年,全国“时代楷模”王传喜、系列“齐鲁时代楷模”、齐鲁最美人物陆续发布;“学雷锋,做山东好人”活动截至目前评出“山东好人”614名、“山东好人之星”44名,67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今年,山东抓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等全国重大工作历史契机,用遍布乡村的山东实践回应中央交给的重大任务。启动26个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成立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和9支专业队伍,努力创造文明实践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经验,争当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排头兵。

  齐鲁文化走出去的脚步更加铿锵、胸襟更加广阔。今年以来,共派出15个团组200多人次赴18个国家和地区的23个城市演出、展览,讲述中国故事的山东篇章。央视秋晚在曲阜尼山圣境浪漫演绎,全球逾2亿观众浸润在穿越千年的儒家思想精华中。山东当好中国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的使者,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吸引了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嘉宾,搭建了不同文明对话交流的平台。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 

  “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山东文化体制越改越活,文化产业越做越强,文化惠民工程越来越具体,文艺精品不断涌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共同思想基础越夯越实。

  改革步伐不停,体制活力倍增。山东省建立省直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会商协调机制,完成省直文化领域行业组织专项治理。推动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省直文艺院团深化改革。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基本实现文化行政部门归口管理,17个市、135个县(市、区)成立管理领导小组,文化市场执法经费和能力建设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4个市实现同城一支队伍。县级广播电视台改革出台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频道频率压减和播出机构退出制度。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研究编制《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组建文化创意产业智库,成立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联盟。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一批优质项目。分两批规划建设11家文化产业孵化器,孵化培育小微文化企业。

  随着改革创新力度加大,文化产业朝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阔步迈进。2018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602个,实现营业收入6498.1亿元,同比增长2.9%。在第十四届中国(深圳)文博会上,山东以“新动能、新山东”精彩亮相。成功举办第七届山东文博会,6个项目正式签约,项目投资额达1216.8亿元,融资总额达85亿元。在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高端论坛上,11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现场签约。

  影视演艺、出版传媒、文艺创作活力迸发。我省3部作品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2部作品获第七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在全国各省市名列榜首。总投资500亿元的青岛东方影都项目基地,几部重量级国际大片正在拍摄制作。一批影视及文艺精品不断涌现,获得口碑和市场双丰收。

  群众的笑脸是检验工作的“试金石”。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我省组织52支省直文化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送文化活动200余场。第十一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第二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和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文化惠民让城乡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领导关怀 更多 责任分工

新闻动态 中心要闻 党建文化 媒体聚焦 通知公告

科研创新 科研概况 研究方向 学术报告

公益服务 数据灾备平台 信息化服务

人才队伍 博士生导师 研究生导师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scsc.cn,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计算中心  版权所有  鲁ICP备05015575号
技术支持: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