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计算中心成立于1976年,隶属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是山东省成立最早的公益性计算机应用技术科研机构。成立以来,中心始终坚持“科研服务社会、科技创造价值”的理念,致力于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基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相关技术服务,为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技术支撑,已逐步发展成为山东省信息技术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研究与服务机构。
中心以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抢占未来计算机科技制高点为主线,以“大项目、大平台、大服务、大专家、大团队”的五大战略为指导,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为重要契机,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深化改革、持续开放,取得了优异成绩。“十四五”期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百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约1.5亿元,年均发表中科院一区/CCF A类论文8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0余项,已发布国际/国家标准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34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14项。
中心建有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算力互联网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山东省算力互联网与服务计算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重点平台20余个,建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形成了科研—教学—转化—产业—服务的紧密链条,深入开展高性能计算、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等方向研究,在多个领域跻身国内前列,牢固奠定了省内优势地位。
中心现有科研人员百余人,其中院士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博士78人,正高级专家30人,形成了以高端专家为领军,以博士、硕士和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的高水平研发团队,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
中心高度重视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与澳大利亚国立技术大学、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密切合作,人员交流频繁,形成优势互补,加速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
中心在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文化建设和信息宣传工作等方面扎实用力,获省“干事创业好团队”称号,获“省级文明单位”并持续保持,连续多年荣获校(院)先进单位称号,涌现出一大批“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等优秀个人及团体。面向新时代新机遇,中心上下正凝心聚力、改革创新,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