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计算中心作为山东省成立最早的公益性计算机技术研究机构,依托山东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山东省云计算及数据灾备平台,专门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的研究工作,在高性能计算、云计算、智能感知与控制、计算机取证、无线传感网、声学与语音信号处理、数据灾备、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多次主持或参与承担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推动山东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山东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聘请了倪光南、王恩东、杨波、俞能海、孟祥旭、张健、李小勇、袁东风等知名院士、专家学者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指导和把关实验室总体发展方向。在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在高性能计算、云计算、计算机取证、无线传感网等研究领域跻身国内前列,牢固奠定了省内优势地位,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贡献卓著。
十三五以来,中心获批各类科研项目184项,科研纵向经费累计近3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1.8余亿元;省级项目80余项,科研经费近7000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SCI/EI/CPCI-S论文占比70%以上,中科院二区/CCFB类以上论文近50篇;获得专利160项,其中发明专利8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32项;出版著作5部;发布标准44项,其中国家标准16项,地方标注26项。各项工作均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计算中心秉持“科研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宗旨,密切结合国家及山东省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需求,与各级政府、软件、交通、电力等行业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及产业化,初步建立了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良性互动机制。利用自身计算机取证、智能感知、无线传感、云计算及超算等科研团队的成果,在所属科技示范企业平台上进行成果转化并推广,为服务山东经济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计算中心科研平台上汇聚了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科技人才,形成了以博士硕士研究为主体的科研人才队伍,并聘请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作为实验室客座教授。 目前,“三大平台”上有现有职工170余人,其中博士、在读博士50余人,硕士11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超过职工总数的80%;具有高级职称人员40人, 约占职工总数的22%。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38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 科研平台实行创新团队管理机制,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创新团队管理暂行办法》、《科研设备管理办法》、《科研开发基金及项目管理办法》、 《考勤管理规定》、《工资管理制度》等文件,鼓励和支持团队协作,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Copyright 2010 scsc.cn,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计算中心 版权所有 鲁ICP备05015575号
技术支持: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